窦先生:+86-0755-83581352
叶小姐:+86-0755-83581276
黎小姐:+86-0755-83580199
周先生:+86-0755-83581350
张小姐:+86-0755-83581359
文小姐:+86-0755-83593760
宁小姐:+86-0755-83580966
何小姐:+86-0755-83581339
黄先生:+86-0755-83581348
吴小姐:+86-0755-83581221
国际部罗小姐 0755-83581250
李小姐:+86-20-88529074
崔小姐:+86-20-88529770
陈先生:+86-20-88529297
罗小姐: +86-0755-8358 1250
地址:
深圳: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桃花路1号互联网金融产业园6楼(邮编:518040)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8号星汇国际大厦西塔11楼A25(邮编:510600)
由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联合承办的2012年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以下简称物博会),于2012年10月15日-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办。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物博会以“绿色、升级、协同、多赢”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企业及机构参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超过8万人次,进一步巩固了物博会“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交通物流展品牌地位。
本届物博会秉承“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实效化”的办展宗旨,设立了10个展区,举办了16场高峰论坛、专题会议和系列主题活动,为企业展示形象、做大品牌、拓展市场搭建了专业、诚信、实效的合作平台。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物流分工与竞争的重要窗口,也是吸引国际物流公司进入中国的门户,对促进深圳乃至中国物流业发展,提升深圳乃至中国物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特点
(一)注重质量,国际展商更多。
本届物博会设立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港航、航空、智能交通、物流设备与技术、交通建设、交通规划、客运交通、物流人才、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示范车型等展区,展览内容覆盖了物流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环节和各类企业,上下游参展商互为采购,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本届物博会不仅吸引了南航、东海航空、顺丰速运、中远、中海、盐田港、天津港、招商局、中粮、华南城、怡亚通、飞马、中国移动、中国重汽、一汽解放、比亚迪、五洲龙、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数百家国内龙头企业参展,还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拉脱维亚、日本、韩国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UPS、DHL、马士基、达飞轮船、韩进海运、阳明海运、长荣海运、赫伯罗特、泛亚班拿、汉堡港、安特卫普港、奥克兰港、泽布鲁日港、汉诺威机场、斯堪尼亚等国际知名的物流速递、远洋运输、港口、机场、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参展,及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等十多个国家和政府组团参展。本届物博会展商不仅质量高,且国际色彩浓郁,共有350多家国际企业及机构参展,占总参展企业数的近30%。同时,展商、展团更积极参与物博会各项活动,组织相关交流活动和论坛,也是本届物博会的一大特色。新产品推介会上,数十家物流设备与技术企业对公司的最新产品和技术进行了详细推介,吸引了采购商和观众的“眼球”。德国展团在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部司长贝尔吉塔•沃辛根女士的带领下,不仅积极参展,参与物博会各项活动,还参与主办了中德物流发展合作论坛,对德国制造物流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这种现象和趋势说明,经过七年的努力,物博会品牌已得到了国内外企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图1: 2012年物博会参展企业主要业务统计图
(二)注重品质,专业观众更多。
本届物博会在为期三天的展览期间,累计观众人数超过8.5万人次,比上届增长8%,创历届之最。其中,开幕当日(10月15日)和第二天(10月16日)的专业观众均达到了32000人次,居历届物博会单日专业观众人数最高值(图2:2012年物博会期间专业观众统计图)。
图2:2012年物博会期间专业观众统计图
据专业观众的名片信息和现场填写的登记表统计,本届物博会共有6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前来参会。参会人员主要由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及交通运输、金融业从业人员组成(图3:2012年物博会专业观众所属行业统计图),以寻求合作、采购服务及产品和搜集市场资料为主要目的(图4:2012年物博会专业观众参会目的统计图),体现了物博会市场化和专业化特征。同时参会观众中,企业及机构中高层人员占到了30%以上。
图3:2012年物博会专业观众所属行业统计图
图4:2012年物博会专业观众参会目的统计图
(三)注重实效,创新亮点更多。
本届物博会立足实效,举办了中外买家采购会、中外企业对接会、商贸业与物流业恳谈会、新产品推介会、人才嘉年华暨“金饭碗”现场招聘会、冷链物流暨葡萄酒品鉴会、物流摄影展、《深圳市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2》发布仪式等多项主题活动。在中外买家采购会上,格力、彩虹、汤臣倍健、李锦记、华为、富士康、中兴、大族激光、沃尔玛、人人乐等1000多家大型企业发布会了采购信息,与参展企业进行了一对一、一对多的洽谈。中外企业对接洽谈会上,来自比利时、美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现场座无虚席、洽谈项目繁多,是物博会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了中外买家采购会、中外企业对接会等举办多届的活动外,本届物博会还有不少创新活动,如“金饭碗”现场招聘会、冷链物流暨葡萄酒品鉴会、物流摄影展、新书发布仪式等。这些活动,既时尚又实效,吸引了众人的广泛关注,为物博会集聚了人气。“金饭碗”现场招聘会上,雇主团抢着要人,观众毛遂自荐,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办得尤为成功。冷链物流暨葡萄酒品鉴会上,企业纷纷拿出自己代理的世界顶级葡萄酒与大家共同分享,演讲与品鉴同时进行,将实干物流演绎得丰富多彩,使大家对冷链物流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佛得角国家乐队的表演,则为活动和展会增添了国际色彩和乐趣。
(四)注重前沿,高端论坛更多。
本届物博会同期举办了中德物流发展合作论坛、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中国(深圳)公交都市发展论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坛、交通物流人才建设发展论坛、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论坛、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会议、“走进前海”大型推介会等16场高端论坛和专题会议,主题覆盖了制造业物流、港口、海运、城市公共交通、物流与供应链发展、人才、道路运输等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的多个环节,专业性强,覆盖面广,来自全球的政要、企业精英和相关组织的领袖与专家进行了深入阐述,场场论坛座无虚席,现场交流活跃,气氛热烈。这些论坛和会议对于引导行业发展和推动行业交流,提高物博会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注重低碳,绿色特征更多。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届物博会十分重视对低碳交通和绿色物流的引领,特设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示范车型展区,中国重汽、陕西重汽、一汽解放、青岛一汽解放等企业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先进车型。物流设备与运输车辆展区,开瑞绿卡、联合卡车、比亚迪、五洲龙等企业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将本届物博会“绿色”、“升级”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还举办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会议,公布了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名单,对甩挂运输车型进行了推荐,同时邀请典型企业介绍了发展经验,邀请国际技术专家介绍了绿色物流的经验与实践,充分推动交通运输方式向高效、绿色、低碳方向升级发展。
三、成功经验
(一)市场化运作,政府大力支持。
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本届物博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是提升物博会品牌的重要前提。
作为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本届物博会得到了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部在本届物博会的招商招展、活动组织及展会筹备等各方面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交通运输部翁孟勇副部长出席了本届物博会开幕式并发表了致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及相关机构也对本届物博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2.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是物博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深圳市人民政府担当了物博会筹备工作的总指挥,在物博会方案确定、招商招展、国内外推介、宣传策划、领导邀请等各环节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王荣书记在百忙之中出席了物博会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张文副市长多次听取物博会筹备工作汇报,并出席开幕式及多个论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物博会的高度重视。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委、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城管局、市外事办、市接待办,以及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前海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对物博会给予了大力支持。
3.承办单位扎实的基础工作,是物博会成功举办的基本保证。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作为物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在本届物博会中,充分发挥了组委会办公室承上启下、统筹协调的作用,贯彻落实了组委会各项工作部署,对物博会招商招展、专业观众组织及宣传工作等进行了大量协调与统筹,成效卓著。同时,在展、会分开运作的模式下,具体承办了开幕式、欢迎酒会、相关会议及论坛等活动,为物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和深圳市合众源会展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所带来的活力与效率,利用多年交流合作积累的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为物博会的市场化运作及品牌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清晰、科学的发展道路。在市交通运输委的统筹协调和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及合众源会展有限公司的具体落实下,本届物博会实现了既定目标。
(二)活动创新 高端论坛,实现展会双赢。
本届物博会延续了“以展带会、以会促展”的正确方针,同期举办了系列主题活动和十几余场高端会议和专业论坛。这些活动和论坛有些已举办多届,有些是首次举办,这些创新活动,以新兴元素,带给大家更多互动和眼前一亮的感觉,吸引了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组委会在组织这些活动和论坛的时候,还打出了组合拳,不仅仅只搞论坛或活动,而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和形式,还最大限度汇聚了专业人士,为物博会和相关活动及论坛带来了大量人气,提升了“展”、“会”效果,实现了“展”、“会”双赢。
(三)全球推介 新闻宣传,打造行业盛会。
1.国内外推介。
一年来,组委会加大了推进已开展多年的“深圳物流全球行”和“深圳物流华夏行”活动的力度,先后在国外20多个主要城市和国内30多个省市开展了物博会推介活动,组织参加各地区主要品牌展会,借展推展、借会推会。同时,这些推介活动又和深圳市政府的招商活动、深圳物流企业的合作考察活动捆绑进行,不但节约了资源、宣传了物博会,也对深圳经济发展、深圳物流企业的整体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专业广告投放。
一年来,组委会在上百家国内外专业期刊和网站上进行了广告投放,并在深圳机场、深圳地铁、深圳蛇口及福永码头、深圳公交巴士、深圳公交站点投放了专业广告,同时精心编写手机短信,编排出精美的电子版杂志对展会进行宣传,为物博会招商招展、活动宣传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也为展会开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新闻宣传。
9月20日,在深圳市民中心,举办了物博会新闻发布会,掀起了物博会新闻报道的高潮。展会期间,来自全球近200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对物博会进行了采访报道,加上转载和来电索取新闻资料的媒体及网站,共有700多家国内外媒体和网站对本届物博会盛况进行了报道,使物博会成为全球物流与运输行业关注的焦点。
(四)强化专业观众组织,体现核心价值。
历届物博会都十分重视专业观众的邀请工作,将高质量的专业观众视为物博会的核心竞争力。本届物博会把邀请专业观众作为筹备工作的头等大事,成立专门团队,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和信函等方式面向全球点对点邀请企业高层参会,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招商推介机会向各类客户进行面对面邀请。对于深圳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及机构,组委会还专门登门拜访,邀请其前来参观交流。在组委会的努力下,深圳市相关企业、珠三角知名品牌企业等纷纷组团前来参观交流,寻求合作发展和产业联动的机遇,物流协会为这些组团参观的企业代表团提供专门车辆免费接送等一系列周到的服务。此外,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通过和美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拉脱维亚、尼日利亚、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区的50多个相关机构及物博会9个海外办事处通力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平台共享的模式,合力邀请国际高端专业观众前来参会,保证了专业观众的质量数量。
(五)提供优质服务,打造行业品牌。
展前,组委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服务流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在具体操作上注重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展位确认到展会期间的活动安排、客户邀请、餐饮服务、展品运输、展位搭建到展后的跟踪服务,每个参展商都指定客服专员实行一条龙服务,并通过组委会的资源优势,利用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和物博会的官方网站、杂志、合作媒体对参展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展会结束后,组委会将展会会刊、专业买家采购需求及通讯录等资料发送、邮寄给每一个参展商及相关客户,并竭尽所能为参展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了方便专业观众参观,组委会提前将参观指引和活动安排表发到每个参会人员手中,为每个参展商免费配备经过培训的英文翻译,以便参展企业和国际专业观众有效交流。同时,组委会每天租用近百台次大、中客车,在深圳与珠三角及深圳各区企业集中地区免费接送专业观众进场参观。
从展后的客户回访来看,组委会的服务工作得到了参展商的高度评价,为物博会营造了良好口碑,也为2013年物博会招商招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2013年物博会展望
通过本届物博会的成功举办,组委会对办好2013年物博会更加充满了信心。根据客户回访调查,有超过90%的客户表示将继续参加2013年物博会,超过40%的客户表示将扩大展位面积。
2013年物博会将于2013年10月14-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主题拟定为“物流融入供应链,产品提升价值链”。届时,预计展览面积、参展商数量、专业观众数量、论坛及相关活动都将再创历史新高。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物博会数据表
一、2012年物博会数据表
二、历届物博会数据表
三、历届物博会展览面积及专业观众增长曲线图
2012年物博会国际展商及专业观众
展商(37个国家和地区):比利时,爱莎尼亚,芬兰,德国,中国香港,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荷兰,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法国,印度,中国台湾,中国,尼日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菲律宾,马尔代夫,西班牙,泰国,印度尼西亚,瑞典,波兰、佛得角、墨西哥、立陶宛、乌克兰、丹麦、以色列。
专业观众(63个国家和地区):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哥伦比亚,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中国香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拉脱维亚,中国澳门,墨西哥,摩纳哥,荷兰,俄罗斯,塞尔维亚,新加坡,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典,瑞士,泰国,土耳其,阿联酋,英国,美国,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秘鲁,纳米比亚,尼日利亚,中国台湾,波兰,埃及,冰岛,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佛得角,卢旺达,缅甸,菲律宾,马尔代夫,伊朗,科威特,约旦,爱尔兰,希腊,智利,捷克,卢森堡、立陶宛。